王阳明吧 关注:51,007贴子:352,963

回复:从佛家的观点看阳明心学之“心外无物”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至于为什么用Ip?可以告诉你,夲人回贴一向匿名,既然此心光明,又何必执着于一个代号?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1-09-25 16:25
回复
    从佛教观点看心学没有人从能容忍,佛家弟子对其他学说自有评说的权力,但从佛学理论去解释心学命题,这夲来就是个伪命题,将使本吧的心学初学者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历来为我等所反对。这就好比寺院里讲经说法,若我等跑了去说我给你从四书五经的角度谈谈如何认识界差别观,你难道觉得很合适?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1-09-25 16:38
    回复
      你说既然此心光明,又何必执着于一个代号?但我认为不匿名发帖才是真诚待人。


      33楼2011-09-25 16:38
      回复
        佛门中也有讲《弟子规》的大师啊。如果是善的思想所有门派都会接受。


        34楼2011-09-25 16:43
        回复
          33楼的女士,您我既然所见不同,何必又要强求一律?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1-09-25 16:47
          回复
            如果是学圣道,就该集万物之广大。到寺庙去说《四书五经》,到书院去论《金刚经》......都没有关系。但如果你只要学一个心学,或者说只痴迷于佛老,那就另当别论吧。


            36楼2011-09-25 16:48
            回复
              他讲就讲吧,我也没看见,他若至此讲,只要不曲解,自然没人反对他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7楼2011-09-25 16:52
              回复
                我并不强迫谁接受我的观点。每个人对心学的理解不同,所认同的观点也不同,我喜欢看到不同的观点出现,我认为这样才能完善心学。儒家不也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吗.


                38楼2011-09-25 16:58
                回复
                  他讲就讲吧,我也没看见,他若至此讲,只要不曲解,自然没人反对他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9楼2011-09-25 17:19
                  回复
                    楼主啊,圣道不是那么学的,何必要执着个集万物之广大?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份天现,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不敢说您没读过传习录,但是观您言行事事相左,如此读与不读无异了。格物只需随物而格,若以学代格,天地广大,又如何学得过来?圣人无所不知,知的也不上是个本体,至于见闻,不是圣道的追求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40楼2011-09-25 17:37
                    回复
                      幸甚,鄙人正同意此观点。只是鄙人只是想用个不同方向看心学,并非标新立异,所求的天理是相同的。“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非沉迷佛老,只是想换个角度了解世界啊。


                      41楼2011-09-25 18:14
                      回复
                        你用什么方向看心学都没有关系,只是不要把心学与佛家混同起来说,容易误导他人,若是非要混同,您在未得大成之前,也建议最好是“自观自在,守本真心”即可,若是贸然公开讨论,即是今日之情况。
                        看来都喜欢讨论明镜和尘埃的问题,某虽不懂佛法,却也附庸风雅,胡扯一番“得道尘埃亦明镜,未得明镜亦尘埃”,。


                        IP属地:山东42楼2011-09-25 21:27
                        回复
                          呵呵,可能LZ还没明白我说的意思,因为LZ想的只是学术思想的内容,而不知修行工夫之别。说明对佛学与心学了解不深。无论儒佛道的思想如何不同,他们都来源于对自然的感悟。所以每一本经典都是作者对自然感悟的记录。本无对错之分,也可能有相同之处,也不足为奇。但他们的修行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了。就算是同一家的学术,也有不现的门派。所以当学生问阳明先生佛道的问题时,才会说出那样的话,不是对佛道思想的反对,只是阳明心学是建立是儒学的修行基础上的,要严格按照儒学的标准来修行。这正是阳明先生所强调的[精一]之功。
                          至于LZ所说的用佛学观点来看阳明心学,从文字中可见多有[着相]之处。那解出来的还是佛学,看不到心学一点精髓。更多的是误解,更让人云里雾里。而LZ所解的又是那一本佛学经典的思想呢?这还真没看出来。
                          敝人浅见,只做交流,无批判指责之意。
                          ansonalex 谨识!!


                          43楼2011-09-25 22:58
                          回复
                            本人在那一贴的时候,的确没读过《传习录》。如今某读过了,也不改初衷。
                            无论释老、孔孟、毛蒋,还是大粪,某最初都是茫然不解,少解后不忿,多解后疑惑,完解后......
                            某有一篇帖子《突破常识思维的限制》,是关于“心外无物”的一个思维。至于是不是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某不欲在这里深究了,以免争执。
                            某还有一篇帖子——《略谈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可以看到即事即理、即事即物的议论。可以和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参照,这也是某览《传习录》之前的理解。亦是一家之言而。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这是王阳明的解释。解读各有各宗。不能说人家从佛家观点看一眼就犯了谁的病吧?是不是王阳明的不需要谁认可才行,此吧也是大家都进的来的,此吧的规则也不是王阳明就是神、就是圣、就是一切,其他家的免谈。
                            着相不着相的,到底是谁着相的?佛家弟子五蕴皆空就不着相了?你懂?
                            把自己打扮的就像王阳明二世一样,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就全部理解了?且问——张死了,王的心物在不在?张死了,张家的房子这个“物”在不在?植物人的心物有没有?
                            也知道禅师偷换概念,心中的万卷书不是物理的万卷书,那请解释一下“意之所在便是物”这里的物到底是物理意义上的“物”还是非物理意义上的“物”?
                            此外,关于佛教演变,儒、道各承一宗——嘿嘿,某就不深理论了。儒家变了多少,不说董仲舒,不说程朱陆,就说王阳明,“无善无恶”,阁下说从《大学》中来的叫“至善”——拜托,看清楚了——在止于至善。其意是说,大道的落脚点要在“至善”上,否则就是“杀人王”了。
                            而这个“无善无恶”,请你从王阳明以前的儒家经本中,找找哪里有这个意思?稍微了解王阳明的,都知道王修了佛道N年。而无善无恶,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的,是谁家的根本,清楚的人多着呢。
                            王阳明借鉴了佛老,而有些王氏徒孙,一看佛老便像吃了屎一样恶心。平心静气而论,真地了解佛老吗?真地了解王阳明吗?真地了解儒学吗?
                            中国千千万万大众、千千万万读书人,尊孔子为圣人的有多少,知道王阳明的有多少。而孔子的《论语》要比《传习录》普遍多少,却是为何?你见过几个人能将《论语》和佛老接上火的?却是为何?大道耶?小道耶?


                            44楼2011-09-26 16:53
                            回复
                              “得道尘埃亦明镜,未得明镜亦尘埃”——虽然阁下的臭屁风格不欣赏,但是这两句的前一句还是深表敬佩,后一句么——等于我看见!


                              45楼2011-09-26 16: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