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145贴子:354,393

回复:从佛家的观点看阳明心学之“心外无物”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呵呵,知道庙自有其义,就好了,这倒不是针对某这等阶层的,自古就是这样,帝王有庙,文武圣人有庙,想必IPHONE兄也知道为啥圣人进庙了,既然已经解了您的疑问,又何须去民调?
对佛学不甚了解,对佛教之人的动态,了解的自然更是少之又少。
孔子非但没有把老子贬了一通,还称赞老子的学问犹如天上的龙呢,哎,确实,我读道德经,也觉得妙不可言。可是这和本帖有什么关系?莫非有人贬低老子或者佛祖了?


IP属地:山东61楼2011-09-26 23:43
回复
    还有,虽说不民调,但是好奇心重啊,刚才随口问了身边三个人,我说佛,你能想到什么?结果怎么样,两个说“如来”,一个说“释迦穆尼”,晕


    IP属地:山东62楼2011-09-27 00:03
    回复
      哦,你的身边——那就不是马路边了!这算是民调?样本选择有偏见啊!
      庙之问题,您没了解我的问题,也或者是了解了故意当做没了解。


      63楼2011-09-27 00:12
      回复
        孔子没有贬老子,凡夫俗子贬人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圣人也贬人——这就难当了


        64楼2011-09-27 00:20
        回复
          IPOne兄问题出在你身上,你让我说佛,人家想的自然是佛,哪能想到房子?院子?不如这样吧,我就不去调了,你自己调吧,但是你别那么问,您就问和尚住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回来说下问了几个人,几个说寺院的1几个说寺庙的,几个说庙的,几个说禅房的,大家都信得过你,去吧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65楼2011-09-27 08:00
          回复
            圣人贬人?贬哪个人了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66楼2011-09-27 08:05
            回复
              所谓抛砖引玉,您总得抛出个有实质性的引子他人才好给你有含金量的延伸嘛,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你还是独善其身其心吧,有了掷地有声的见解,才好有底气博他人赞同嘛


              来自手机贴吧67楼2011-09-27 09:34
              回复
                这可不是我写的——应该是出自《王阳明全集》,后两句为“人人有个圆圈在,默向蒲团坐死灰。”


                68楼2011-09-27 18:25
                回复
                  抽空过来看了看,真是百家争鸣啊!问题延伸之广度让鄙人大吃一惊,由此看来,这也正是心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啊。


                  69楼2011-09-27 18:37
                  回复
                    楼主看错了,他骂的是我胡扯的那两句。


                    IP属地:山东70楼2011-09-28 00:04
                    回复
                      是“骂”吗?如果你觉得是,除了表示你脆弱之外我道歉,实在没想到,居然伤了您!


                      来自手机贴吧71楼2011-09-28 08:19
                      回复
                        我需反省自己,讨论就是讨论,讥讽的不该!老实说,我既不讨厌也不喜欢王阳明、释老。只是很多人没有充分了解一些东西就盲从,未免急躁了。话说回来,无论哪门只要你喜欢就好,有钱难买我愿意嘛!


                        来自手机贴吧72楼2011-09-28 08:32
                        回复
                          但是作为传道布道者,不建议轻易否定。王圣人并未彻底了解释老的济世的一面,这是不彻底的。你看看,孔子这方面就处理的好!也许,我又苛刻了。该反省!


                          来自手机贴吧73楼2011-09-28 08:39
                          回复
                            仔细观察如释老三门创始人,都是睿智圆融的,着力点在道的擅发上,于修行的层次没有过多的发布。后世门徒为了修行得力,对于具体修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促进了学问的发展。王圣人的贡献,在于在儒门的修行上发展了一个层次、方面。尤其是对于禅宗的借鉴,使儒学的修行涣然一新。这好比佛教慧能大师对于释门的贡献一样。所以很多学者很自然地比较此二人。另有些学者,出于心理原因,自觉不自觉地因为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原因排斥佛教,王圣人的理由和地位极大的支撑了这种心理。所以,王圣人被一些人一再地高台。


                            来自手机贴吧74楼2011-09-28 09:10
                            回复
                              仔细看看慧能的⦅坛经⦆,并未强调出世。之所以释老门强调出世,是因为从修行角度出世得力易行。然而很多门徒修行得力后不愿意入世,反倒大加宣扬出世一法。亦是固守一隅,为世人所远。


                              来自手机贴吧75楼2011-09-28 0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