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145贴子:354,392

回复:从佛家的观点看阳明心学之“心外无物”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政治层面着眼的是公共秩序,一旦这一原则被威胁,无论儒释老,都会被清理。而不是为政者当以儒学为宗,为政者不偏与任何一法。梁武帝宣佛是失了为政者的宗,唐玄奘向朝廷索要僧人的特权被拒绝,也未见哪个儒生能逃脱政治的处罚,都是一个道理:公共秩序。你也可以统治者的需要来说。


来自手机贴吧76楼2011-09-28 09:37
回复
    扯远了。回到主题上。已经有吧友说了,以出示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这话说的很好,然而很多人还未理解。出世不是出家。出世是心态超然、静止不动、在其中不在其中、不为所动,还要有感情。可能有人疑惑,这如何能做到、混为一体?若果有此疑问,则还未明白对立统一的真正意思,还处在二元的层次,学识还在起步时节。


    来自手机贴吧77楼2011-09-28 09:50
    回复
      也有吧友说了,参考参考禅宗,再来看心学。这也是好建议。尊阳明与参考禅宗不相违背。有些人自己心理有疙瘩,就是饿死也不吃禅宗这一口。嘿俄嘿,随他去了!一个小小禅宗你都不敢面对、搞不定,还期望立德立言立事!别太迷信王圣人那里啥都有!那是王圣人啥都有了,不是你跟着王圣人的传习录就啥都有了,两嘛事!


      来自手机贴吧78楼2011-09-28 10:01
      回复
        兄弟们,问一句:你们到底是为了王圣人的光芒呢还是自己的智慧呢!有人可能会说,刚开始学习心学不要看禅宗。这是P话!这不等于间接承认禅宗比心学高吗?这说明这些人根本不懂禅宗乱弹琴。连禅宗的门都没摸着!


        来自手机贴吧79楼2011-09-28 10:10
        回复
          连心学的门都没摸着,倒是记着不废人伦,惦记着漂亮女朋友了和丈母娘了!


          来自手机贴吧80楼2011-09-28 10:14
          回复
            最后一句,参究(无论心学禅宗⦆到了发现“我致良知那我就是真理”的时候,别忘记把自己空了,否则不是钻牛角就“杀人王”了。就是误入歧途了。无论哪门学问,修行的最后,都是心怀天下、积极入世的落脚点。而不是以我执、自我为心之所系。这恰是修行要去除的东西。只是大部分人,没有了自我不知道剩下什么、放弃自我之后是啥样子,害怕!还有些人是不敢、不想承担。


            来自手机贴吧81楼2011-09-28 10:32
            回复
              再最后,参得了智慧你会很好、很得意、很聪明、很自由。如果这时候你还有勇气把智慧的得意也抛弃,那你做啥啥成!


              来自手机贴吧82楼2011-09-28 10:37
              回复
                其实咱老祖宗把啥都弄齐了:得意莫轻狂。有人会说了,你不就是嘛!是的是的,您老是明白人。我鄙视自己!


                来自手机贴吧83楼2011-09-28 10:49
                回复
                  楼主如果还来此帖,就该知道学心学自心学始,这是自然而然的,禅宗并非心学的入门课程,因此不必参考禅宗来体悟心学。禅宗岀世入世跟心学没有关系,并非心学入世禅宗必然出世,没有这个逻辑关系。禅宗与心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之所以反对用佛学解释心学命题即是为此,而且楼主您看,象IPone兄这样的佛子也不认可阳明对佛学的学术水平。象您这样一掺合,即成了此贴这种结果,此贴中本人未对佛学评一字,结果给大宗师IPone兄弄一狗血淋头,若要跟他辩吧,更伤两家和气,让他骂两句吧1人家说就你还值得一骂?知这为什么本贴开头我为何态度决绝?因为这种事吧里不是一两次了,我深怕深入讨论会出问题,可能我学问不够深,能力不够,最后还是有人不高兴了。所以楼主,若学心学,欢迎常来,若要在此谈佛,也不要紧,但请切记,莫再把心学和佛放一块说,没有意义。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84楼2011-09-28 15:18
                  回复
                    王阳明就是王阳明,不需要谁认可。
                    禅宗和心学是两门学问,这好像显而易见。但是弱弱地问一句,为啥不能互相参考?数学和物理是两门科目,不也能互相参考吗?何况,阳明先生修了三十年佛老,《传习录》固然多处批判佛老的出世之私,可是三十年阳明先生应该不仅仅是学习到佛老的这一点吧。
                    学习心学,难道和别的哲学都是不能参考的?这让我们这些学弟很为难啊。望楼上师兄给我们这些菜鸟解释一下。


                    85楼2011-09-28 16:44
                    回复
                      回84楼的兄弟,你误解了。我尊敬王先生丝毫不亚于佛老。学问需要参学,固守一隅是纯粹也了不起,但是于学问上进,多个参考不是坏事。王先生是个明白人,长江三千水只取一瓢饮。农村的老农夫都有和佛老孔一样明白的(只是说不出而已),他还是取了他那一瓢水。


                      来自手机贴吧86楼2011-09-28 17:34
                      回复
                        佛老有的王先生那里都有!这个我一点都不否认。大道圆融故。可是王先生那里都有,你在王先生里面转圈圈,那些都有的不是你一定转的出来的。这是两回事。


                        来自手机贴吧87楼2011-09-28 17:42
                        回复
                          回85楼,物理和数学的关系与心学和禅学关系不同,数学是物理的基础,数学的发展推的物理的发展,物理夲身不能给数学的发展以启迪,它只有对数学发展的需求。两心学和禅学是两条路,两条路你爱走哪条走哪条,若说您两条路同时走,那我只能发岀赞叹,您的腿真长啊!或者您是参考一条路来走另一条,你觉得会怎么样?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88楼2011-09-28 18:41
                          回复
                            你84楼的兄弟没误解你,是你误解了你84楼的兄弟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89楼2011-09-28 18:43
                            回复
                              心学的圣道彻上彻下,某学心学以来只觉日益精进,未有转圈之感,所谓转不出来,某未知详情尚不知如何情况,只能大体说几句以供参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若真遇到阻碍,不妨多读几遍,用心体悟,事上磨练,磨它几番,自然融会贯通,无需参考禅学。须知禅学并不是用来解释心学的,心学也不是用来解释禅学的,心学转不出来就去转禅学又是个什么道理?若是心学初觉转不出来,便想求助于禅学,然而谁又能保证禅学您就一定转的出来?若禅学也转不出来又如何?岂不是旧疑未去又添新惑?而且两者确实不同,若夹杂而学,更易惑之又惑,所以某建议各位若学心学首倡精一,吧中能人甚多,真有疑虑亦有学友相互提携。


                              IP属地:山东90楼2011-09-28 2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