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 777,730 贴子: 12,575,190

复兴汉文化、修正被诋毁篡改的明朝历史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6
    大理和汉人没什么仇恨,而且都打算议和了,朱元璋为什么要非要完全灭了人家,朱棣是打着恢复越南陈朝的旗号打越南的,结果打完自己把地吞了,背信弃义
  • 20
    满清贵族以爱新觉罗氏为代表的剥削阶级,他们自始自终都是以一个窃据者,寄生者的思维和方式来对待中国,在这一点上来看,朱明皇室至少是以一个建设者的思维来对待中国,所以爱新觉罗氏永远都有一个可笑的想法,大不了我退据东三省将来再东山再起。 以爱新觉罗氏为代表的满清外族势力入侵中国,给中国各族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且严重使得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是历史的罪人。
    啸马 12:06
  • 1
    2010.8.27 海参崴(明·宣德)重建永宁寺记碑(原址特林-庙街) 2025.2.5 吉林(明·永乐-宣德)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jiayouzmc 12:15
  • 100
    不停的放弃坚城,没打过一场像样的防守战 放弃潼关,放弃榆林、延安、西安,放弃襄阳,荆州 事实上清军的攻城能力非常差 以从陕北方向进攻的阿济格为例 阿济格想打榆林,打不下来 只好绕过榆林打延安,结果也打不下来 榆林、延安都是李自成主动放弃的 感觉李自成完全不会打仗了,不停的放弃坚城 放弃榆林和延安后,又放弃西安,放弃襄阳,放弃荆州 不停的放弃,不停的逃亡
    ALXA 12:11
  • 11
    皇权不下县是元朝以后的事... 元朝以前皇权是下村的。一个例子就是汉唐都能有效统计人口。而明朝完全无法统计人口。明朝官员并不统计人口并且自己乱写当地人口。汉唐强大就是因为基层控制力强,汲取资源的能力强。
  • 95
    很多人说朱棣为了合法性不认生母认马皇后为母。按照这种说法,老二和老三如果活到建文年间,他俩造反夺位叫合法继承,那问题来了,不是只有皇帝传位才叫合法继承吗?
  • 21
    在如何迎接上皇一事上,景帝也显然是深违众意,与诸臣的想法相去很远:诸臣都认为礼应从重,而景帝却觉得越从简越好。究应采用何种仪节,应由礼部议出。礼部尚书胡[lbk]插图[rbk]从他请求为上皇带些服食之物未能获准一事,便已得知景帝的心意,知道仪节若重必会碰壁,因此在主持部议时,便竭力主张一切从简。
  • 10
    一个普通家庭的汉族人降临在21世纪的中国,大概是2000年左右,那时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当他上小学时班里大部分是汉人,但突然一天转来一个少民,那人受到了各种优待,还成了班里的知名人物,这个汉人觉得没什么,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当这个汉人小升初时,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有些人天生就有优势。然后他没有背景,没有势力,只能上一所很差的初中,但他不甘心,他努力学习,只求上到市里最好的高中,终于,他考上了高中,这里只看分
    崇禎曆書 11:08
  • 0
    帝王心歹毒,多少案台鱼。 明立功之伟,用完皆尽屠。
    黄岛诗歌 11:26
  • 0
    如果是真的,朱元璋能把自己儿子的恶行如实记录,也算是个挺坦荡的皇帝
    青阳兰芷 10:53
  • 57
    李自成并不是输在军事上,而是输在政治上,满清同理,只不过恰好反过来。满清入关前,相当于李自成和满清一起打明朝,而明朝由于内部各种阶级矛盾,守军也不心齐,很多明军对李自成是望风而降。但是拿下北京后,李自成各种骚操作,就变成了李自成是各方势力的众矢之的,满清反而是媾和了各方势力。首先李自成的大顺从上到下瞧不起前明降将,这块就人心分裂了,李自成山海关前一败,这些人立马反水。第二李自成称帝并屠杀明朝宗室,
  • 887
    康熙五十七年的地震覆没了千年古镇永宁镇,不仅仅是城池,就连城市的建制、名字都随着倾覆而来的山脉,一同被压埋在厚厚的黄土之下。 历史上1626年天启七年,后金天命十一年 1626年1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13万围攻宁远城。 同年2月初,毛文龙率兵突袭永宁古镇,努尔哈赤率兵回援。 同年8月,努尔哈赤(1559-1626)病逝,结束了对后金11年的统治,终年68岁。建州女真人。 之所以没有相关资料,因为一切资料都摆在土里了。 毛文龙 / 逝世于1629年
  • 86
    清朝动员能力差是因为清朝怕汉人军队多了造反。清朝中后期4亿人口,只有100万军队。而唐朝元和时期只有3000万人口,都有100万军队。清朝动员能力只有一千年前的唐朝的十三分之一。
    斐夜 11:19
  • 103
    朱高炽在位8个多月,是所有仁宗里在位时间最短的。明史评价他“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如今甚至被有些人认为是明朝与太祖成祖并列或稍次一个等级的帝王。 可是朱高炽的事迹,作为,真的配得上是位明君甚至是仁君吗? 早年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兵力差距如此悬殊,如果真要归功于朱高炽的话,那岂不是要把朱高炽吹成古来少有的名将?可是,朱高炽此前并没有多少从军经验,
  • 109
    T1: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 T2:宪宗·朱见濡、代宗·朱祁钰 T3:穆宗·朱载坖、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孝宗·朱祐樘、绍宗·朱聿键 T4:武宗·朱厚照、光宗·朱常洛、世宗·朱厚熜、神宗·朱翊钧 T5:安宗·朱由崧、文宗·朱聿鐭、昭宗·朱由榔、熹宗·朱由校 T6:威宗·朱由检、惠宗·朱允炆、英宗·朱祁镇
  • 13
    就跟你正常讨论啊,我又没说脏话没骂你,拉黑干什么?容不下其他意见就别在贴吧发帖,玩不起。
    茶言乐色 10:21
  • 20
    因为不为螨清说好话,我就被扣“明粉”帽子,TM你的不尊重劳资
    jiayouzmc 10:15
  • 79
    先上结论,大清的起义无论次数还是规模,那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0年的统计次数就超过明朝了,我估计大清民变次数能赶上清以前历朝历代的总和,超大型农民起义那更是冠绝古今中外。 宋朝农民起义400多次,明朝1300多次,你知道咱大清多少吗?那得以万为单位 下面言归正传,上贴!
  • 343
    第一位:魏藻德 明代状元,崇祯年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公元1644年,李自成逼近北京,崇祯为筹集勤王的军饷,下令大臣“助饷”,魏藻德爱惜钱财,仅拿出500两白银并表示自己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同时抵制“助饷”。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崇祯向其询问对策,身为内阁首辅的魏藻德却闭口不言,只是把屁股撅的很高跪在地上,气的崇祯踢翻了龙椅。李自成进入北京后,魏藻德判断大顺政权一定会爱惜他这个人才,结果李自成却问他:“你怎么不去
  • 16
    是否存在恶意抹黑,准备搞一套闲暇时慢慢拜读
  • 140
    网页链接 没错,还是这个人,五六为一,他现在开始说接手明朝的是一个大一统的汉人王朝也不好了,家人们怎么看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 0
    万历三年八月做起居注工作。起居注就是记录皇上起居,从早到晚。皇上身边一直有许多人跟随,多数是侍候的,少数几人是记录的。在外廷记录的是皇上的活动、指示等,称为外起居注;在内廷记录的是皇上的私生活,称为内起居注。在内廷居住的,除了皇上外,就只是太监和宫女,当然也包括后妃。原则上讲,除了长辈比如太后之类以外,皇上对这里的任何一个女人都有临幸的权利,就像公鸡匝蛋,很随意!这就有问题出现了,皇上可以胡来,但
    抱扑归真 08:45
  • 122
    且先不说一个只敢纵向比较不敢跟同时代比较的破海棠叶,满清怎么不用法理把台湾收回来?
  • 7
    刷到这个吧三四次了,每次都是讨论明末历史的,一旦提到李自成,下面就一大片的攻击,如何看待农民起义这是史观问题,讨论到最后必然是持不同史观的人互相输出,这个先不讨论了,我很好奇这个吧的人是如何看待《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这两本书的
    时光不断 07:32
  • 183
    1:满清是中国的一部分吗? 答:肯定是,殖民政权也是政权。 2:满清是中华正统吗? 答:殖民政权是个毛线正统,别搁这碰瓷。 3:就问你清朝版图要不要吧 答:解放所有被满清奴役殖民的民族,收复故地,联合建国,从此不分彼此,合而为一。 这光荣程度,这正义性,不比个臭不可闻的殖民政权的法理强多了。而且这样能同时使用56个民族的宣称,直接宣称到欧洲了,不必满清版图大的多? 4:那少数同胞怎么办? 答:愿意好好过日子的都是被万恶满清剥
  • 211
    你一个17世纪建立的国家跟一个14世纪的建立国家比(有时还比不过),大学的你比小学生的你比,很光荣?有本事你跟同时期的国家比,但你清在当时就是一个三流国家。纯纯five。
  • 135
    我查了,我也拿出来了,这上面的记载一大半都没有确凿记载甚至县志都没有 1.仡佬人之屠、侗人屠、乌斯藏屠、云南、安南之屠、怀来县之屠。河阳之屠没有确凿证据,记载多数来自后世家谱,张士诚屠降没有确凿历史证据,扬州五次屠杀1.孝武帝时期 2.晚唐 3.金兵南下 4.清军南下 5.太平天国。 2.湖南之屠:陈友谅的旧部杨从政在湖广地区征收高额税收,引发民变。朱元璋震怒,命常遇春率军征讨湘地。 3.苏州之屠:太平军将领纳王郜永宽等人有投
  • 155
    来说说明朝 远迈汉唐并非夸大 1、朱元璋爱民 大多数人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残暴,大兴株连案,杀戮功臣无数。大多数人却不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爱民。 他解除了元朝时期工商业对工匠的束缚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农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惩罚由主人主宰的命运,中国的工商业工匠,佃农,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确认了平等的人权,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隶。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大多数人都知道大明律酷刑甚多,株连极广。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大明律第一
  • 4
    满清一边自诩为中华正统,一边用各种手段毁坏中华文明,压迫奴役汉族,满清侵华时进行了各种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入关后进行了剃发易服,毁灭华夏自古以来的服饰文化,让华夏民族变得丑陋不堪,以此来奴役汉族;满清又进行了文字狱,修满城(和后来的租界是一个东西),满清还毁坏中华几千年的技术结晶,将大明的各种技术控制并损毁,对外闭关锁国,甚至达到了极端的程度,割地赔款不带眨眼的,从满清侵华成功,到后来满清被推翻,中
  • 2
    秦朝就有军工流水线,统一的秦弓秦弩、箭头,发展到明朝这个时期,机床、大厂,标准化的管理制造技术,所谓的西方第一第二工业革命的基础,在明朝就已经有了,如蒸汽机,电,钢铁技术,等等。这一切发展都是有至少几千年文明积累的。 至少有一点,历史书上的,明朝还用弓箭,劣质火器,火炮不如西方。中国的火药用来当烟花,西方用来战争,中国自古不重视科技,等等。 当愚弄群众。
  • 1
    如图,先是说左丞杨宪比右丞汪广洋官大一级,又说胡惟庸为左丞比右丞汪广洋官职低 ,那到底哪个大
  • 217
    转述一下最近看见的一个说法,吧里老哥们评价一下。 “张居正改革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伏笔,首先是一条鞭法在经济上由货币经济退回到了银本位,国家此后无法通过贬值货币促进社会消费,因为金银永远不会贬值,反而还可以升值。士绅们自此开始囤积银子,财富进一步向明朝的士绅手里集中”
  • 83
    为啥万历不能自己决定哪个儿子为太子? 长子是宫女生的,身份并不显贵,三子是郑贵妃生的,身份要比长子高一些,立三子也没啥大问题呀? 万历为啥不把三子过继给皇后? 在文官眼中,是立明君重要,还是立长子重要? 难道文官根本就不喜欢明君? 万历立储之争,就是文官在使坏!然后万历也跟着使坏! 还有太后为啥脑残,也支持立长子? 看看清朝就吸取明朝的教训,取消立嫡立长制,改为立贤!
  • 14
    历史正剧太平年今日杀青,并且今日首发剧照,纷争烽火,燃赤子之心;英雄辈涌,望曙光太平。 该剧讲述吴越的君主钱弘俶北宋皇帝赵匡胤都有统一和造福百姓的理想宏愿。在两人的主导下,吴越国于太平兴国三年完成“纳土归宋”的历史故事。 纳土归宋是一次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促成了和平统一的先河。也让江南一带数百万百姓免于战争苦难,无数家庭免于战火。 这部剧首发的剧照,简直就是一大堆皇帝,皇后,几乎70%都是皇帝和皇后剧照。
  • 0
    二、王家屏宦迹 王家屏五岁读书,十三岁就是生员,也就是秀才了。二十九岁中举,三十三岁入进士。明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王家屏中举的第二年,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适逢朝廷会试,但也恰恰在这一年,他的父亲王宪武去世,按规定,只得在家守制三年。三年后已经换了皇帝,原来的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每天炼仙丹,希求长生不老。他想长生不老,又不想节制女色,结果因乱服丹药,一命呜呼了,他的第三个儿子朱载坖继位,年号隆
  • 250
    对比其他封建王朝,明朝垃圾在哪里了?
  • 173
    1马皇后没有亲生的儿子,宋濂等人是她拦着朱元璋救下来的。对朱元璋的称呼是陛下,自称妾。朱元璋对她称尔,自称是吾。 2太子朱标、秦王、晋王是淑妃李氏生的。秦王正妃王氏是王保保之妹(被丈夫幽囚宫中),偏妃郑氏是邓愈之女(因妒忌被责,自缢身死) 3朱棣、周王是碽妃生的。朱棣的王妃是徐达长女。 4宁王朱权(和老朱一样主张“亲亲”,反对建文帝削藩,因为西汉曾经因为削藩爆发七国之乱,最后导致王莽篡位)、安王是皇美人杨
    满粑粑 10-15
  • 89
    都在说朱标若是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明朝会发生何等变化?
    Evelyne0 11-1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2

会员: 日月汉魂

目录: 中国古代史